合歡枯萎病防治方法
合歡枯萎病病原菌為土壤習居菌,從樹的根部侵入,經維管束擴散到植株的各部分。病原菌可潛伏在樹體內很長時間,當外界環境不利樹木生長時,很快表現發病癥狀。病害在整個生長季都可能發生。6月至8月為發病盛期。受氣候條件、土質和地勢、栽培環境及栽培管理的影響。高濕、多雨、干旱季節發病嚴重;土質粘重、地勢低洼、排水不良,積水地易發病;草坪中種植的合歡,易受草坪中鐮刀菌根腐病病原的交叉感染,發病較多;移栽或修剪等管理過程中造成的傷口,會增加鐮刀菌侵染機會,使植株發病;管理過程中忽干忽濕,缺肥少水,大水漫灌,排水不及時等均會影響植株生長,降低抗病力而加重發病。
防治方法

合歡樹綠化種植初期,選擇抗病強的品種,種植時最好采取單株或幾株點綴種植于綠化帶、花園、庭院,不宜大面積種植在街道上做行道樹,因為街道上土壤緊實,排水不良。
日常養護中盡量少剪枝,必須剪時,剪口要適當涂抹保護劑。移栽時,以移栽小苗為宜,因為大樹移栽時疏枝及樹根中傷口較多,為病原侵染提供了可乘之機。大樹移栽時要減少起苗、運輸及定植時間,栽前對根部殺菌消毒,可噴4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。對已截過的枝干斷面,涂抹保護劑或綁草加以保護,以防病菌侵入。栽植后要加強管理,立即灌透水,以促進傷口及時愈合。日常維護管理時也要盡量減少傷口的形成。旱時澆水,雨后排澇,定期施肥,增強植株長勢,以提高抗病能力。
對癥狀較輕的病株,在更換土壤時結合藥劑處理進行控制。可采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倍液噴灑樹干或涂抹;或使用40%五氯硝基苯粉劑300倍液澆灌土壤,每8天左右灌一次,連續三四次可有效遏制病情發展,并使植株逐步恢復;而使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300倍液通過輸液的方式輸入植物體內,可提高療效。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時,對樹穴及周圍相鄰土壤澆灌40%福美砷、40%五氯硝基苯粉劑300倍液進行消毒,防止蔓延。